心電圖案例分析 - 10205040
在第一次的案例分析裏, 我們要先跟各位獸醫師講解有關分析的程序:
一個完整的心電圖分析可分為五個部分:
1. Patient Details (病患資料), 通常包含:
- Name (名字), ID (病歷號), Gender (性別), Date of Birth (生日), Height (身高) , Weight (體重)
- Recording time (記錄時間點), Device (機器型號), Location (記錄地點)
- 如 Heart Rate (心跳數), P duration (P 波長短), PR interval ( PR間隔 長短), QRS duration (QRS 波 長短) 等等...
- 以 測量資料 來說明心電圖所呈現的圖形意義, 例如 Normal Sinus rythm (正常竇性心律), Anteroseptal infarction, probably old (前壁阻塞, 可能己有一段時間)等等..
我想各位一定只是想看看這一張心電圖到底有沒有什麼問題, 怎麼好像看了半天什麼還是都沒看到. ...
因為各位以後也是心電圖的判讀醫師, 不是一般的家屬, 所以並沒有辦法以向家屬解釋的簡單直接的方式來向各位說明, 家屬可能不會知道同一隻狗為什麼心跳 120 下和 160 下都可能是正常的心跳. 那我們再繼續.
其實上面的說明是要讓大家了解什麼叫做正統的做法, 但我們台灣人都比較聰明, 我們會把我們一些覺得不需要的步驟省略, 這可能也是創造台灣經濟奇蹟的原因之一, 當然有時候聰明也會有被聰明誤的時候.
那要怎麼製做記錄我們專屬的動物心電圖會比較適合呢?
其實在動物的心電圖中: 個人資料除了姓名, 病歷號是不可或缺以外, 像體重, 年齡, 狗種, 製做心電圖時的狀態(如正常, 麻醉中, 蘇醒前等等...)也是一樣重要, 身高在動物心電圖的判讀上可能就比較不重要, 另外有一項很重要的資料在上述正統的心電圖分析中我認為是漏掉了, 就是... 病史.
在第二點如果是同一台機器和地點, 其實只要有時間點就可以 (這是不可以沒有的)
在第三點通常是機器會幫我們記錄, 但我們要幫機器 Double Check, 因為它傻瓜, 我們聰明. 連心律都會算錯是偶爾會碰到的狀況. 如果不是這樣, 我想我們也不用學心電圖判讀了.
到這裏, 先請大家看回上面的案例心電圖, 我想我們在資料上面記錄得不錯, 我們還有病史和製做時的生理狀態, 但是是不是也有一些資料我們也可以省略或是沒有記錄上的呢?
下一章: 案例的判讀 (Interpretation and Commen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